「我,30歲了。」
用盡勇氣說出這句話的此刻,未用完的抗油產品旁,擺著抗老抗皺的新品;
微辣的刷破熱褲上,疊著俐落的西裝長褲;背過原文書的變形後背包旁,掛著剛咬著牙買下的夢想包款。
生活的每處都混雜著青澀與成熟的氣味,就這樣,30歲的腳步猝不及防的踩上來不及褪去的青春影子。
過了30歲,我會不一樣嗎?還是,我應該不一樣呢?
眼角的細紋、腰間的贅肉、滿滿的待辦事項,以及親朋好友每句該進入新階段的「善意」提醒,
全世界彷彿都在暗示著,我已不再年輕,不能任性,必須變成被期待的成熟樣子。
爆炸般的初老資訊與關切話語如雪花般,飄落在踏入30歲的時刻。
/30+看似進退兩難,但卻也能是最精華的時刻,
讓未淡去的20+熱情創意與已漸增的40+自信愜意,堆疊出不再焦慮、不將就的30+生活。/
剛剛好的年紀,剛剛的生活,不將就的30+之道:
#找到真實
進入社會幾年,學會自己獨立生活,有許多獨處的時間,走過更多城市,遇見更多的人。
在反覆嘗試與實踐的過程中,開始歸納出「愛」與「不愛」,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分類法。
在傳統的社會期待與龐大資訊下,更輕鬆的找到真實想要,或是最適合的人事物,
不去套用別人快樂的模板,而看見自己最真的模樣,真實而美好。
「有點不同、有點怪也沒關係,這就是真實的自己啊。
#勇於叛逆
保持著冒險精神,勇於嘗試,不被年齡數字侷限,失去熱情的行動力。
青春期的反抗是一種本性叛逆,而30歲的反抗是一種自我覺醒。
在穩定的生活內,保持好奇心,增添生活的亮度與廣度。
在平靜的日常中,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,創造火花,或許能發現新的樂趣,或是從未體驗過的驚喜感受。
「去看看世界,去面對危險去打破侷限,去拉進距離去找到彼此,去感受一切這就是生活的意義!」 —— 白日夢冒險王
#化繁為簡
斷捨離,是近年大家熱衷的話題,下定決心捨棄不需要的人事物,很難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回饋。
成堆的卡片信件、萬年沒聯絡過的通訊錄朋友、相處起來略帶無奈的伴侶,
物品被賦予著情緒,人乘載著回憶,情緒與回憶都需新陳代謝,捨去多餘負擔,脫離對過去的執著。
整理了眼前有形的世界,也將影響著內心無形的世界,梳理過的生活軌跡,會給予自己更舒適的環境與心境。
留下剛剛好的東西、剛剛好的人,在這剛剛好的年紀,過的更好。
Less is More,去蕪存菁,留下真正需要的東西、合拍的人,少負擔的生活讓腳步都變得快樂輕盈。
#養成習慣
「每月閱讀一本書」、「學習投資理財」、「一周運動三天」、
這些熟悉的新年期望,總是在寫下後的半個月內被塵封在記憶深處,等待新的一年到來再被喚起。
破壞原本的生活軌跡,養成新習慣總是如此困難,難道只能與網站上那些變美變好的祕訣說再見了嗎?
不!或許能從「微習慣」做起,閱讀5分鐘、看一則理財新聞、做10分鐘瑜珈,把標準降至簡單到輕鬆完成,
先將習慣放進日常的背景中,熟悉它的存在,慢慢加深,打造屬於自己的穩定節奏。
無論是閱讀、棋藝、運動等等各種領域,長期的興趣培養,都會讓自己更有自信,成為一個有深度的人。
別期待傲人成就,也別期望短期成效,真正的收穫會在某天一個平凡的午後赫然發覺,
或許能脫口說出書中的名言、能切出美麗的刀工、亦或突破了自己百米最低秒速,
在完成的當下,能感受令到自己驚喜的蛻變。
進步的關鍵並非開始,而是持續。
30+只是個數字,別讓它侷限自己的任何可能性。
30+也不只是個數字,恰如其分的動與靜,讓每個選擇成為自己的最佳解答。
▶看更多
療癒生活 | 永遠陪著你的,絕對是你自己。「好好愛自己」的簡單5步驟—
日常生活|旅遊這樣帶,度假輕鬆又時髦!女孩兒出遊必備的4樣單品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